美文美句
关于桃花的诗句十篇〖桃花的浪漫诗句〗
桃花的浪漫诗句
1、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于武陵《赠卖松人》。
2、关于桃花的诗句篇2
3、《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4、以桃花喻年轻美貌的女子,以桃树的花叶繁茂比喻女子出嫁后的幸福生活。
5、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落英缤纷的桃花作背景,构建了一个中国式乌托邦――“桃花源”。
6、唐代的孟綮记载了桃花与少女的感伤故事:“崔护京都郊游,邂逅一少女,次年再访,人去桃花在,崔护感伤不已。题诗慨叹。”后世还被改编为杂剧。他那首“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使桃花染上了遗憾的色彩。
7、多情的杜牧曾经碰到一位美丽的姑娘,当时姑娘尚年幼,杜牧说,等我若干年,我必来娶你。小姑娘渐渐长大了,杜牧却将这件事忘在脑后。多年以后,旧地重游,杜牧想起当年的允诺,不料姑娘因久等不至而嫁人了。杜牧不胜惆怅,作诗曰:“自是寻春去太迟,无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8、清初孔尚任的《桃花扇》,把血染的“桃花”比作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情,同南明王朝的衰亡交织融为一剧,借身世之悲写破国亡家之痛,成为著名的古典悲剧。
9、在古代诗文中,写春景和女子,都离不开桃花。“桃花源”作为中国的乌托邦,反复地显现在古代和当今的诗文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桃树栽种于屋前舍后,人们用“桃李满天下”比喻老师的学生之多。古人还认为鬼畏桃树,于是就削桃木驱鬼避邪。王安石有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者,两块桃木板,其上各书神荼、郁垒二神之名,悬门之左右,以驱百鬼。”
10、《全唐诗》涉及桃花的诗有293首,《全宋词》涉及桃花的词有169首,《全宋诗》涉及桃花的诗有865首,加上元明清的诗词,粗略统计就有1818首之多。翻开中国古代诗歌,可谓满眼“桃花”灿烂。
11、古人谈“桃花”意象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3、深情浅趣,深则情,浅则趣矣。杜子美云:“桃花一簇开无主,不爱深红爱浅红。”余以为深浅俱佳,惟是天然者可爱。(明・陆时雍《诗镜总论》)
14、1。结合注释,说说陆时雍为什么说“深浅俱佳”?
15、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太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云:“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原诗“雨”亦作“露”)。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清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诗筏》)
17、2。怎样理解本诗无一字说“道士”,说“不遇”,却句句是说“道士”,说“不遇”?
18、晏元献公诗,不用珍宝字,而自然有富贵气象。如“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等句。公尝举此谓人云:“贫儿家有此景致否?”晏叔原,公侄也。词云:“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盖得公所传也。(明・瞿佑《归田诗话》卷一)
19、3。为什么说“歌罢桃花扇底风”体现了富贵气象?
20、桃花意象类型
21、象征美好春天
22、温习学过的桃花诗文
23、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4、(李白《赠汪伦》)
2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6、(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8、(张志和《渔歌子》)
2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0、(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31、陶渊明《桃花源记》(略)
3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3、(崔护《题都城南庄》)
34、4。任选一例,分析“桃花”意象在诗歌中的表情达意作用。
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散文中的“桃花”
37、南城独当阳,城下多栽桃花。花得阳气及水色,太是华[繁盛、娇艳]。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花间菜畦,绾结相错如绣。余以花朝[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号花朝节,又称花朝]后一日,呼陈山人父子,暖酒提小[古时盛酒的器具],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东,有桃花蓊然[茂盛]。推户闯入,见一老翁,具鸡黍饷客。余辈冲筵前索酒,请移酒花下。……复攀桃枝,坐花丛中,以藏钩输赢为上下[一种博戏],五六人从红雨中作活辘轳,又如孤猿狂鸟,探叶窥果,惟愁枝脆耳。……时酒沥尚馀,乃从花篱外要路客,不问生熟妍丑,以一杯酒浇入口中,以一枝桃花簪入发角:人人得大欢喜吉祥而去。日暮鸟倦,余亦言旋[返回],皆以月影中抱持,而顾视和纱巾缥袖,大都酒花、花瓣而已。昔陶征君[陶渊明]以避秦数语,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媒介],传之好事者。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
38、(明・陈继儒《游桃花记》)
39、解释下列加点字。
40、余以花朝后一日②人人得大欢喜吉祥而去③具鸡黍饷客④不问生熟妍丑
41、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翻译画线句子。
43、又如孤猿狂鸟,探叶窥果,惟愁枝脆耳。②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
44、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作者游览南城桃花时无限快乐,这种快乐是通过哪些细节表现的?
4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文末提到陶渊明的桃花源,用意是什么?
4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与“桃花”意象有关的诗文名句。
50、自然浑成之美
51、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
52、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杜甫)
53、生命永恒之美
54、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李贺)
55、无限春愁染桃花
56、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李贺)
57、风来吹叶动,风动畏花伤。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沈约)
58、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袁枚)
59、失意者的精神家园
60、《桃花源记》(略)(陶渊明)
61、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谢枋得)
62、人面桃花俱憔悴
63、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曹雪芹)
64、怀才不遇托桃花
65、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刘长卿)
66、曾向桃源烂漫游,也同渔父泛仙舟。皆言洞里千株好,未胜庭前一树幽。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息妫愁。(韦庄)
67、惜春长怕花开早,执著爱桃情不休
68、茫茫天意为谁留,深染夭桃备胜游。未醉已知醒后忆,欲开先为落时愁。(李咸用)
69、绯桃一树独后发,意若待我留芳菲。清香嫩蕊含不吐,日日怪我来何迟。无情草木不解语,向我有意偏依依。(欧阳修)
70、人生易老天难老
71、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刘希夷)
72、根据上面所列的桃花意象类型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意象,看看在不同时代的作家笔下,这个意象是怎样传承的。
73、1。本诗写诗人见桃花开无主,故人已逝,惟有寂寞相随,流露出无人赏识的淡淡哀愁。陆时雍认为,颜色红,代表情深;颜色浅,颇有雅趣,都很可爱,都能表现对桃花的欣赏,所以深浅俱佳。有的版本末句作“可爱深红爱浅红”,连用两个“爱”字,两个“红”字,皆有天然可爱之意,更能证明陆观点的正确。
74、2。作者见桃花盛开,树深藏鹿,清霭掩竹,碧峰挂泉,这种环境远离尘世,当是道士所居之地。无人可打听所访对象的踪迹,作者靠在松树上歇息,心中很是失望,当然是不遇(没遇到)了。
75、3。用珍宝字眼的诗句未必就有高贵气质,真正的大家风度是境界的阔大。“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这样放纵恣肆的歌舞当然是富贵之家的事。
76、5。(1)①在;②表修饰;③招待;④美丽。(2)①又像猿猴又像鸟儿,在花果之间穿行,只担心枝条脆嫩不经折。②自从我等去游玩之后,桃花下不数日就被众多的游人踩出一条小路来。
77、关于桃花的诗句篇3
78、首先,不合情理。正如《桃花源诗》所云:“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从桃花源人的先世为“避秦时乱”而“来此绝境”,到渔人闯入时的“晋太元中”,时达五百余年。此时,桃花源外的社会在生产、生活诸方面皆已发生了重大变迁,包括“种作”“衣着”等,均无例外。而文中却云“悉如外人”,岂不怪哉?
79、其次,不合诗意。《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文,是为该诗作诠释和补充的,在说法上理应与其保持一致,可是该句却与诗的有关内容相左。《桃花源诗》云:“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明确指出桃花源人在祭祀、衣着等方面保持着古制,意即与外界迥异。而此文却云“悉如外人”,岂不抵牾?
80、“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吕氏春秋》)作者为何采用这种“逆情悖理”之说?用意究竟何在?进一步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正是作者在构思上的用心良苦之处,可谓大有深意存焉。具体言之,其用意和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81、其一,暗示主人公的来历。在本文中,桃花源人是故事的主人公,渔人仅是旁观者和见证者。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乐园里的桃花源人是一群什么人?他们从何而来,又为何而来?渔人在与其接触交流之前,毫不知晓,一头雾水,文章开头也并未作任何交代,读者未读下文时也会纳闷。但作者通过这句话分明在暗示读者:桃花源内外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具有难以割断的历史渊源。源内人不是什么原始部落或蛮荒异族,不是什么天外来客或海外奇人,而是与源外人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的群体,甚至可能就是源外人的一部分。聪明的读者可能也会由此有所领悟。同时,这句话又与下文桃花源人对自己身世和来历的自述形成了前后照应,并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作铺垫,作伏笔,使源内人的自述更为“可信”;后者又为前者作诠释,作解答,说明源内人何以如此(即“悉如外人”),从而为读者消弭了疑问,揭开了谜底。那么,强调桃花源人来自外界有何意义呢?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即:作者欲以此表明,是外界频繁的战乱、严酷的剥削和压迫让广大百姓走投无路、流离失所,甚至家破人亡,将他们“逼上桃源”,逼上“绝境”。正如汉末曹操《蒿里行》所云“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晚唐杜荀鹤《山中寡妇》所云“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陶氏也认识到,战乱和苛政皆猛于虎,只有逃至与世隔绝之处,才能躲避人世间的灾难。
82、其二,暗寓与外界的对比。既然“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就说明桃花源人与外人是相同的,两者是同一种人。然而,他们的境遇却是天壤之别,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外界存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吗?存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吗?应该说,少有。与之相反,频频出现的却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战乱惨象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悬殊。而且,两者境遇之悬殊既非“种作”“衣着”方面的差异所致,那就一定是另有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原来,桃花源里无战乱,无压迫,无剥削,人人劳动,个个平等。正如《桃花源诗》所云:“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换言之,是社会制度的差异,使两者的境遇迥然不同。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桃源行》中亦云:“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道出了桃花源里没有君主统治和阶级差别的实质。与此相应,此说也暗寓着作者的幸福观:和平自由的劳动生活,即为理想的幸福生活。比如“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并非要像剥削阶级那样整日不事稼穑、寻欢作乐,那是一种空虚无聊、寄生虫似的生活;更遑论要像神仙一样超脱尘世、不食人间烟火,那也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幻想。正如作者曾经发出的宣言:“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这也委婉地表达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朴素愿望。
83、其三,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基于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作者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构思是独具匠心的:既要暗示故事是虚幻的,又要表明故事是真实的,最终欲达到亦幻亦真、亦虚亦实的艺术效果。所以,其情节是按照真幻融合、虚实相间的思路来设计的。在文中,桃花源起初让人感觉是“洞天福地”,神秘无比,但随后出现的却是一幅活生生的、平凡普通的人间生活的景象,并无什么神秘性可言。尤其是这句“悉如外人”的叙述,十分突出地表明,他们并非什么殊异之人,而是一群与外人相同的普通人,两者毫无二致。如此就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甚至给人一种亲切感,从而营造了亦幻亦真、亦虚亦实的氛围,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所以,在文中,读者可以看到,虽然源内人“见渔人,乃大惊”,而渔人见源内人却并未“大惊”,甚至欣然接受邀请,前往各家做客。魅力所及,使后世很多士大夫对这个亦幻亦真的桃花源饶有兴致,心向往之,甚至深信不疑,积极探访,并留下了诗词之作,寄托景仰之情,抒发难寻之憾。对于陶渊明虚构的这个世外桃源,亦曾在《登庐山》一诗中遥问道:“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对陶氏的理想寄寓了深切的认同,并含蓄地表达了建设新社会“桃花源”的决心。陶渊明如此渲染故事的真实性,可谓苦心孤诣,寄托了对桃花源这种理想社会的热切向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4、总之,“悉如外人”之说虽然“逆情悖理”,却体现了作者的诸多写作用意,并具有诸多表达效果。或问: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作为诗序的记可以如此叙写,而诗本身却未如此表述呢?两者的说法为何如此大相径庭呢?
85、关于桃花的诗句篇4
86、关键词: 唐寅 诗歌 意象
87、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苏州吴县人。唐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因明孝宗弘治十一年南京乡试第一,世称“唐解元”。唐寅少有隽才,善诗文,祝允明在《梦墨亭记》赞唐寅“天授其颖,才风无前”。唐寅潇洒率真,放浪不羁,自诩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但终其一生,唐寅郁郁不得志,一生坎坷:“有过人之杰,人不歆而更毁;有高世之才,士不用而更摈。”(《唐伯虎墓志铭》)经历过丧亲之痛、科场蒙冤、穷困潦倒的唐寅,在桃花坞建了一所别业,过着“放情诗酒,寄意名花”的生活(杨静庵《唐寅年谱》),年五十四岁而卒。
88、唐寅的诗风别具一格,自成一派,艺术风格多变。可以发现唐寅笔下的花卉和明月是两个比较常见的意象,分析这两个意象,发现其中寄予着唐寅的志向,含蓄地将心中块垒郁勃之气抒发出来。
89、《六如居士外集》卷二记载:“唐子畏居桃花庵,轩前庭半亩,多种牡丹花。开时邀文征仲、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弥朝浃夕,有时大叫恸哭。至花落,遣小伻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唐寅的落花诗很多,如《和沈石田落花诗》便是写于此事,“杏瓣桃丝扫作堆,青春白发感衰颓”,从花落抒发了时光飞逝,自己的年少不再。再到“知到来年可烂开”由扫花时看到杏花、桃花零零碎碎掉落一地的哀伤,再到对于明年花重开的美好希冀,都是来说明自己的惜花爱花之情。再如《花下酌酒歌》“昨朝花胜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唐寅面对一天之间花开花落,想到了“九十春光一掷梭”、“少年易老不重来”,由花期的短类比到了人生的匆匆,从而抒发了需要“莫把春光付流水。”自己要珍惜时间,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有一种超然豁达之感,但细看之下,也有“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花期一去不再的悲伤成分在其中。充分体现唐寅目睹残花败落时的叹花怜花之情。
90、作者笔下的落花诗有些是寄托着作者个人的身世浮沉在其中:“六如偈送钱塘妾,八斗才逢洛水神,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能赋相如已倦游,伤春杜甫不禁愁!头扶残醉方中酒,面对飞花怕倚楼。”“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通过飞花,表现出对春光的无限留恋和花季一过花落于孤野无人欣赏的寂寞,用司马相如、杜甫、昭君等人的才华与遭遇自况,在落花中含蓄表达出自己身怀八斗之才却不被重用的愤慨,对任由花期渐过,花谢花落,自己青春不再,怀才不遇,无人欣赏的感伤。
91、唐寅留下的诗歌中,花的种类更是多样。如“海棠庭院又春深,一寸光阴万两金”(《惜花春起早》)“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的娇艳的海棠,“绿水红桥夹杏花,数间茅屋似仙家”(《题画》)“红杏梢头挂酒旗,绿杨枝头转黄鹂。”(《题梦草图为陆勋杰》)的活泼的杏花,“雨打梨花深闭门”、“梨花风静鸟栖枝”的文静的梨花和“春雷一动花争发,”、“谁识一般清意味”的凌寒报春的无私清高的梅花。“谷雨豪家赏丽春,塞街车马涨天尘”(《题画牡丹》)的华丽的牡丹。其中无论是哪种花都是美好的象征,作者都用细腻的笔触来描摹,用来展现各种花的独特个性,使笔下的花更加富有鲜活的生命力。
92、纵观唐寅诗歌,唐寅对和桃花有着特别的偏爱。“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折中。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题图》);“佳色含霜向日开,余香冉冉覆莓苔。独怜节操非凡种,曾向陶君径里来。”(《题》)“白衣人换太元衣,欲罢山阴洗研池。铁骨不教秋色淡,满身香汗立东篱。”(《题自画墨菊》)“黄菊预迎重九节,短篱先放两三花。”等诗歌都是歌咏的。其中的有着共同的特点:孤寂而高洁。唐寅笔下的,“冷落疏篱”、“一生颜色付西风”,虽然颜色美艳,却在篱下无人知晓,不知为谁而发,只能孤芳自赏,终其一生。这与唐寅一生不第、怀才不遇、建功无门对照,是自身年华流逝、孤寂处境的真实写照。而“节操非凡种”、“铁骨”、“满身香汗”则是讴歌的洁身自好,清贫孤傲。唐寅生性清高、恃才傲物,早期的亲人相继离世、科场舞弊案后身陷牢笼,从而绝意仕途都给了他很大的打击。他看透了官场尔虞我诈的斗争和市井的世态炎凉,只有借高洁这一意象来抒发他内心愁苦和落寞。其中多处,都是与晋代陶潜的《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诗人也曾感叹:“南山多少悠然意,千载无人会此心。”这一意象,是带有独特的文化印记在里面的。是陶渊明的最爱,与陶渊明一样,他选择来激励自己的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一样,唐寅选择过“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的生活。
93、唐寅也选择了桃花坞来过完自己的余生,可以说也是受到陶渊明的影响。陶潜有《桃花源记》,唐寅在桃花盛开的桃花坞建了一所别墅,取名“桃花庵”,自号为“桃花庵主”。唐寅生有一女,取名为桃笙,在所居之处写下了《桃花庵记》。这里出现了唐寅另一个高频率的意象——桃花。看来唐寅对于“桃花”也有一种独特的偏爱。开篇两句:“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重复不断出现“桃花”二字,给人以绚丽之感,诗歌流畅通达,浑然天成。
94、“桃花”意象在唐寅诗中并不少见。“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把酒对月歌》);“野店桃花万树低,春光多在画桥西。”(《题画》);“花开烂漫满村坞,风烟酷似桃源古。”(《桃花坞》)“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题画》)描写的都是春意盎然,清新隽美的自然图景。“桃花”如此频繁出现,足见其对于桃花的喜爱。但桃花相比,寄托的又是别样的心情。不是寂寞与哀伤,也不是愤懑与不满,而是展现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桃花源记》中在一片桃花林中有一群“避秦时乱”的百姓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桃花坞明显是唐寅在看透世俗的避乱之地。在与世隔绝的万树桃花中,唐寅得到了心灵上的宁静,桃花无疑是充满生机,积极向上的,而且是亲近自然的。唐寅在桃花上寄托的情感则更加丰富。不仅是对于自己身处世外桃源远离世俗烦恼的愉悦,而且桃花还寄托着作者对于世间的美好理想,自己的凌云之志。
95、唐寅诗中的月也是相当频繁的一个意象。最有名的一首写月的诗是《把酒对月歌》:
96、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97、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
98、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99、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100、这首诗是借鉴李太白《把酒问月》创作而成的。文中的“李白”更是多次出现,与作者相互比较,突出李白的“豪气”和“才气”,强调了对李白的敬佩与仰慕。纵观唐寅一生与李白有许多相似之处,都一样率真浪漫,放荡不羁,才华横溢却又遭遇坎坷。李白是“诗仙”,唐寅更是自号为“逃禅仙吏”。唐寅曾与朋友在雨雪天扮乞儿,唱莲花落,得钱则沽酒去寺中痛饮,并大呼:“此乐惜不令太白知之?”对于李白的崇拜,更多是与自己相比,表现面对强权,依然高尚,不畏权贵的态度和与世无争的超然姿态,用李白来激励自己。李白善于写月,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的明月诗在月中寄予了心,寄予了情。唐寅的明月诗也有很多,如“醉来举盏酹明月,自谓此乐能通仙。”(《咏渔家乐》)对月饮酒,抒发出“富贵于我如云烟”的感慨,月是不慕名利,远离尘世的。“饮如长鲸吸巨川,吞天吐月鼋鼍吼。”(《烟波钓叟歌》)诗中的浪漫主义气息浓郁,吞天吐月的气魄,表现的也是仰视青天的豪气。与李白一样,唐寅想象奇特,故意模仿李白的“狂”、“傲”,这是在历史中寻找一个知己来抒情,其中很多诗中月的意象都与李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01、唐寅笔下的月还与自己的心志有着联系,唐寅的《世情歌》中写道:“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此句来自于苏轼的《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用之不竭。”明月是清高而长存,存着一种不慕功名富贵的超然脱俗之感。还有“白日苍松尘外想,清风明月醉时歌”(《题辋川》)此中的明月清新空灵,充满宁静。描绘出的是一幅自然图景。原本蕴蓄心中的远离世俗,亲近自然的向往便油然而发。
102、“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感怀》)这是唐寅与徐氏离婚后,又遇到了和她志趣相投的沈九娘,沈九娘与唐寅琴瑟和谐,两人生活十分美满。故用“月同圆”来喻两人婚姻的美满。在唐寅的《警世》诗中也有“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用“月圆月缺”来阐发哲理,来表现人世悲欢离合。
103、还有一些诗则是既有花又有月,两者组合在一起。其中的意象便更加有深层含义在其中。如《言怀》:
104、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105、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106、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107、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108、这是唐寅在病中写给友人的,回顾了他的人生经历,在花和月下过着纵酒狂歌的日子。在《把酒对月歌》中的“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最后一句是描写自己在桃花庵与桃花为友,以月为侣,渲染出一种安逸舒适的氛围。《一世歌》“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这是唐寅希望能放诞不羁,吟唱花月间。上文诗中的花与月,都是唐寅历经科场舞弊的牵涉入狱、妻离子散后写下的诗歌中的意象。其有个共同之处,就是放弃了科场、脱离了功名利禄的争夺后,看破了人生的无常,人情的冷漠后抒发自己的及时行乐。
109、文人雅士赏花、赏月,唐寅也不例外,他想用潇洒的姿态活着,唯有超脱一切,过着神仙的生活。但事实并不是如此,他笔下的花与月带有一种豁达后的感伤在里面。表面上看,诗中花与月是典型的及时享乐的意象,表现简单纯朴,毫无掩饰的轻松惬意的乐趣。透过这个意象,看到的绝不是简单的及时行乐。在“花前月下”的前后句中,摆脱不了的是“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他的行乐并不单纯,在其中也不忘叹一句仕途迷茫虚幻不可求,怀才不遇的孤独怨恨。唐寅从小接触的就是传统的儒家文化,内心的“学而优则仕”是根深蒂固的。何况少年时意气风发,颇有才情,备受瞩目和称赞,对于科举,他更是充满信心。由于命运的捉弄,他不得不抛弃科考,但心中渐渐积累的仕途理想却是很难消除的。只好在花开烂漫时月下独酌,索性追求仕途的另一面,逃离官场,找个僻静的地方忘记一切。这种佯狂的生活又排遣了多少心中的愤懑与哀伤呢?如果真的放下了,就不会再次为了建功立业而险些卷入宁王事件。寄情花与月是最好的排遣方法,便只有劝解自己人生美好的时光太过短暂,及时行乐,好好享受了。虽有淡淡消极的情绪在里面,但整首诗都是将富贵如浮云,人生无常及时行乐抒发地淋漓尽致,一泻无余地表现自己、诉说心声。也有随性旷达寓于其中。
110、还有花与月意象最典型的《花月吟》。《花月吟》一共有11首,共88句。用连环体的方式写下来,每一句都有“花月”。现摘两首如下:
111、花正开时月正明,花如罗绮月如银。溶溶月里花千朵,灿灿花前月一轮。
112、月下几般花意思?花间多少月精神?待看月落花残夜,愁杀花间问月人!
113、有花无月恨茫茫,有月无花恨转长。花美似人临月镜,月明如水照花香。
114、扶筇月下寻花步,携酒花前带月尝。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将花月作寻常。
115、其中花与月交汇,创造出一种画一般的意境。好花好月是唐寅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隐射自己一生“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然品格。也许是想到曾经的少年得意,“月落花残”则已韶华不再的哀伤,也有勉励自己逍遥豁达生活、乐天知命之意。
116、唐寅的诗意象尤为丰富,如“花”、“月”、“酒”、“琴”等,早期诗歌意气风发,春风得意。晚年时诗歌有一种抛弃尘世,风流洒脱,放荡狂傲的消极之感。这些意象与他的内心、性格都是息息相关的。
117、周道振,张月尊辑校。唐伯虎全集[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118、宋戈。唐伯虎诗选[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119、谢丹。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略论唐寅的桃花情结[J]。龙岩学院学报,2010,28(1)。
120、关于桃花的诗句篇5
121、《红楼梦》是一个巨大的意象群,其中的每个人物及其命运都各是一种象征:比如林黛玉是“理想”的化身,薛宝钗是封建贤良女性的典型,王熙凤是野心和欲望的代表……而他们合起来又是一种象征——“千红一窟”、“万艳同悲”;其中的一草一木、 ○一物一景也都各是一种意象:前世的绛珠仙草、通灵宝玉、麒麟金锁、大荒山青埂峰……而他们的总和又是一种更宽广的意象——“太虚幻境”。而这些单个意象的组合所形成的又不仅仅是他们机械相加的总和,而是大于总和。这就是意象派诗论中所述的“意象的叠加和并置”,这种类似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不仅是一个个意象的铺陈似的展现,而是变成了一种极富内蕴的艺术创造,使得文本无论是在艺术表现上还是思想主旨上的容量都要大于单个意象之和。我们无法对《红楼梦》中的所有意象都做研究分析,这里,只选取其中的一首诗歌《桃花行》,试从意象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其艺术特色。 曹雪芹为林黛玉设计了三首歌行体诗——《葬花吟》、《桃花行》、《秋窗风雨夕》,这种诗体从特点上看,抒情性强、用韵灵活自由并且可以配乐传唱。这与意象派在形式技巧上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庞德说“韵律结构不应当损害语言的形成,或其自然声响,或涵义”,“这一同音乐完全相对应的部分时,要表现得像一位音乐家。”也就是注重意象组合的内在韵律与节奏,将意象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融成一体,主张按语言的音乐性写诗。这也是与林黛玉这个人物性格是相符合的——“我行如是,不枉己而徇人”,而歌行体这种自由诗体一方面是寄托林黛玉情感的最佳形式,另一方面也正是体现了林黛玉洒脱飘逸的诗人之心。 《桃花行》出现在《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因“万物逢春,皆主生盛。况这首桃花诗又好,就把海棠社改作桃花社”。从全篇情节上看,这首诗是林黛玉最后一首歌行体,也可以说是林黛玉命薄早夭的象征写照,也就是一首“诗谶”,在此后不久林黛玉就“泪干春尽”了。全诗共34句,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是前十句,描写了一幅帘外桃花帘内人的“花人对比”图;第二段是第二个十句,刻画了一幅春色伤情的“花人共立”图;第三段是最后十四句,展现的是一幅泪眼观花的“花人交融”图。整首诗以“诗画”的独特神韵,诉诸自然界事物的存在状态与人物的情感生活,喻物于人,寄情于景,情境交融。 首句“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仅这一句,我们就可以看到“桃花”、“帘”、“东风”、“晨妆”这四个意象,而这四个意象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它们之间有一种“意象层递”的意象派艺术特征,即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条理,有层次地组合意象。比如庞德在《诗章》第49章中有这样一句诗:Rain;emptyriver;avoyage。(雨,荒江,旅人。)这是按照视觉空间的移动来描写的,虽然它只有简单的三个意象,但寄居的韵味却是无穷的。同样的,这从下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来“桃花”是一种青春的象征,它与“晨妆”(也就是“帘内人”)相对应。但由于“帘”的阻隔,把本“隔不远”的桃花与帘内人隔开来,而“东风有意揭帘栊”,但“花欲窥人帘不卷”,这里的“帘”与“东风”又是一对相对应的意象。我们知道,林黛玉很小就寄居贾府,无论做什么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曾扬华在《钗黛之辨》中说“她经常会处在内心情怀和外部环境的激烈冲突之中,她的内心受到严重的压抑,与环境日益产生距离”,所以她在《葬花吟》中就表露了这种苦痛“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从这里就可以推测,这里的“帘内”世界是黛玉的现实环境,而“帘外桃花”才是她的内心世界——一种自由、美好、和谐的栖居之所。“东风”是一种正面力量,但这种正面力量太弱小,太“软”,所以改变不了林黛玉的现存状况;相对的,“帘”是一种敌对势力,它太强大,以致让黛玉无法脱身。意象就是有这种魔力,它使自然或者说客观的物象世界渗透、浸染了主观意志,使得理智与情感的复杂经验融合为一体。所以,花“愁”人也“瘦”,栏杆自凭、院门空掩,“春色倍伤情”。 休姆在追求诗歌意象上主张通过形象(主要是视觉形象)来表达诗人细微复杂的思想情感。他说,“这种新诗像雕塑而不像音乐;它述诸眼睛而不述诸耳朵”;它提供给读者“形象与色彩的精美图式”。所以,意象能否在形象上给读者带来视觉冲击,能否让读者在幻想中感受到这种形象的精确,这也是意象派在美学上的一个标准。《桃花行》在“桃花”的刻画上,将这种视觉性和精确性可以说做到了极致。“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这句是对桃花的工笔描绘。“雾裹烟封”言花开之盛,“一万株”言及之数,“烘楼照壁”是从侧面衬托出桃花绚烂的色彩,并且运用了动词“裹”、“封”、“烘”、“照”,使得静开的桃花显示出一种流动的热情,像火一般。接下来的一句“天机烧破鸳鸯锦”更是将这种花开之胜景言语到了顶点。“鸳鸯锦”是在比喻桃花,同时也是暗喻了宝黛的爱情,但一个“烧破”就打破了这种美好,暗含了黛玉身处险境之中。所以,“春酣欲醒移珊枕”,表面上看是言长酣,不忍晨兴之意,实际上也是对宝黛爱情美好幻影即将破灭的暗示。《桃花行》中处处写的是桃花之景,却暗示的是这种胜景过后的衰世。暗含的对比只有靠读者在深刻理解作者借黛玉之口所描绘的意象中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思想情感。所以说是“暗示出意思,而不是直抒胸臆”。
热门推荐
猜您感兴趣
相关文章
关于秋月唯美的句子99句【253个】
关于秋月唯美的句子99句(月光照人的唯美句子) 1、月...文案短句子自己的心情励志(140条)
说说自己的心情励志 1、努力的意义,就是:以后的日子...决定减肥的短句文案(139条)
决定减肥的句子 1、以前认为自己是易瘦体质,就算天天...伤心难过的网名大全〖伤感个性网名〗
伤感个性网名 1、别急着说抱歉 2、无可挽回 * 3、爱意随...挽回爱情的短句文案(114条)
挽回爱情的句子 1、如果有爱不能长久,你告诉我这到底...女生挽留男朋友的句子文案(149条)
女生挽留男朋友的话 1、我错了,我跪键盘。 2、如果有...父亲节说的句子文案简短(推荐)(优选107条)
父亲节说的话简短(推荐) 1、父亲是这世界上最爱我的...不带脏字一句话噎死人〖不带脏字一句话噎死人〗
不带脏字一句话噎死人 1、听我一句劝,脑子空不要紧,...比较有个性的简短句子说说(158条)
比较有个性的短句 1、这个社会,不管你在那一层,永远...励志短句霸气致自己 余生致自己的霸气句子【217个】
励志短句霸气致自己 余生致自己的霸气句子 1、路在自己...这个冬天的文案短句子(128条)
这个冬天的说说 1、世界上没有不融化的雪,也没有永远...八字人生格言励志短句【204个】
八字人生格言励志短句(8字格言正能量) 1、八字人生格言...朋友圈秀恩爱文案高级短句,朋友圈秀恩爱高级文案【217个】
朋友圈秀恩爱文案高级短句,朋友圈秀恩爱高级文案(4...离开家不舍心情说说(347条)
本文目录一览: ★、 离开家乡不舍心情说说14篇 ★、...开心的朋友圈的文案短句子(144条)
开心的朋友圈的说说 1、我空有一身泡妞的本事,可惜自...思念家乡的诗词名句(147条)
思念家乡的诗句 1、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充满阳光的句子〖105个〗
充满阳光的句子 1、爱会治愈你,会治愈我们所有人。...一生难得一知己的句子 形容一生挚友的唯美句子【244个】
一生难得一知己的句子 形容一生挚友的唯美句子 1、○一...关于烟花的正能量句子【221个】
关于烟花的正能量句子(23句) 1、人生是一场烟花盛会,每...抖音2024伤心短句文案(125条)
抖音2024伤心句子 1、最大的悲哀莫过于长大,从此,笑不...女人看淡一切的昵称,女生看破红尘的网名〖女人看淡一切的昵称〗
女人看淡一切的昵称 1、往事随风 2、往事随风这个名字...cf昵称文字限多少个(315条)
本文目录一览: ★、 cf网名大全500个 ★、 cf三个字名字...开业宣传朋友圈怎么发〖开业宣传朋友圈怎么发〗
开业宣传朋友圈怎么发 1、餐饮吧,不用夸;馋嘴鸭,顶...情侣网名伤感〖网名伤感〗
网名伤感 1、朋友不甘||爱人不敢 2、拒做沾花惹草的男人...让闺蜜感动到哭的生日祝福(300条)
本文目录一览: ★、 让闺蜜感动到哭的生日祝福 ★、...情侣爱情宣言简短句子说说(144条)
情侣爱情宣言短句 1、恋爱它从来都是两个人的事,大概...女儿18岁生日发朋友圈(306条)
本文目录一览: ★、 女儿18岁生日祝福语朋友圈 ★、...励志坚强的短句文案致自己(117条)
励志坚强的句子致自己 1、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激励自己努力的短句文案学生(125条)
激励自己努力的句子学生 1、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描写苹果的外形,颜色,味道 关于苹果的句子有哪些?【223个】
描写苹果的外形,颜色,味道 关于苹果的句子有哪些? 1、...